微信平臺
English
關于鐵漢頁面廣告圖
科技創新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創新

 

一、研發團隊 


中節能鐵漢研發工作發端于2003年,歷經20年的培育和發展,建立了技術創新和生產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的良好互動機制。通過多學科綜合交叉、多技術綜合集成、產學研用聯動攻關的研發模式,針對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土壤修復、資源循環利用、抗逆植物等相關技術體系進行創新,取得一系列業內領先的研發成果,為公司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雄厚的技術儲備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目前擁有專職研發人員211余人,其中博士9人,碩士80人,專業涵蓋了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土壤學、植物學、水土保持學等環境生態修復及園林綠化的各個領域。


二、研發實力


(一)重視研發投入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資源用于研發,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主要用于生態修復、生態景觀和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重點包括抗逆植物選育、水生態修復、土壤修復、邊坡修復、礦山治理、荒漠化治理、立體綠化、特色苗木培育以及生物有機肥制造等方面。


(二)搭建技術平臺 

高度重視搭建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的企業技術平臺,包括開展抗逆植物選育、土壤修復、水生態修復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實驗的橋頭實驗室,開展土壤及基質理化性質檢測及河道底泥脫水實驗、功能性微生物菌種的篩選與擴繁實驗的肥料廠實驗室,及開展研發中心課題及公司項目工程委托的水環境常規指標檢測的龍崗實驗室。 

實驗基地遍布河源、東莞、阿拉善等地,用于培育種苗及展示場,開展工程喬灌木、種苗生產活動,積極進行全國各氣候帶抗逆植物資源圃建設與產業化。


(三)力推產學研合作 

公司重視產學研合作,已與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農科院、中國微生物所、中國地質大學深圳研究院、仙湖植物園等多家高等院??蒲性核⒕o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搭建包括“自然資源部生態系統一體化修復與可持續利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北大城環鐵漢生態聯合研發中心”、“北京大學鐵漢生態聯合研發中心”、“中科鐵漢環境微生物生態工程聯合研發中心”、“中科鐵漢植物研發中心”等高水平的產學研平臺。 

另外公司目前擁有11個自有平臺,包括“國家林業草原生態景觀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草原運動場與護坡草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態系統一體化修復與可持續利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廣東省鐵漢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鐵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鐵漢生態研究院”、“廣東省鐵漢生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深圳市立體綠化輕型基質研究工程實驗室”、“深圳市生態修復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


三、研發成果 


近年來,公司積極開展包括國家、省市和自主立項的課題研究,承接國家級科研項目6,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政府科技獎52項,其中省部級科技獎10項、市科技進步獎8項、行業協會獎22項。申請專利336件,其中發明專利83件、實用新型251件、外觀設計專利10。 

多項標準制定,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項,團體標準3項,行業標準5項,地方標準3項,現行企業標準61項,包括《城市園林廢棄物資源回收和深加工技術要求》、《城市古樹名木養護和復壯工程技術規范》、《地質災害生物治理工程施工技術規程》、《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女貞屬》、《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蓮屬》、《非開挖墊襯法修復技術規范》等。


四、核心技術體系 


(一)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1.生態修復 

1黑臭水體系統治理(污染源排查與負荷核算技術、水環境模型構建技術、底泥原位處理綜合技術、高效微生物水質凈化技術、藻類快速絮凝清除技術、清水型水體生態修復技術) 

2湖泊濕地生態修復(特色濱水觀賞植物選配、功能型水生凈化植物配置、濱水區濕地系統構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3海綿城市建設(濱水空間梯級人工濕地技術、負載式多功能人工浮島技術、海綿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建設)


2.污水處理

1農村污水分散處理MBR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礫間接觸氧化技術、高效組合人工濕地技術、改良型生物轉盤一體化設備、強制通風污水滲濾處理技術)

2市政污水集中處理(改良型微孔曝氣氧化溝污水處理工藝、多級AAO高效污水處理工藝、高效曝氣生物濾池技術、SBR污水處理工藝)

3一般工業廢水處理(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技術、新型強化混凝技術、生化+雙膜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


(二)土壤與邊坡修復


1.土壤修復

1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與改良(農田土壤穩定化修復技術、納米硅葉面阻隔技術、農田土壤間作/套作改良技術)

2污染場地修復技術(重金屬污染土壤固化穩定化修復技術、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有機污染土壤熱脫附技術、有機污染土壤化學氧化還原修復技術)

3礦山修復(礦山環境綜合治理技術、礦山廢礦渣安全阻隔填埋技術、礦山生態修復技術-植物修復)

4問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基質系列產品、酸化土壤改良、鹽堿化土壤改良)


2.邊坡修復

群落構建技術、土壤重建技術(有機肥、菌肥、無土綠植)


3.生態景觀與立體綠化

多樣化結構工藝、植物配置研發、專用基質開發、植物補光系統研發、智能養護控制、生態評價系統


4.抗逆植物開發與應用

抗逆植物常規繁殖技術、抗逆植物人工種子制備技術、抗逆植物菌根化育苗技術、抗逆植物雜交育種技術、抗逆植物轉基因育種技術、抗逆植物資源及應用技術體系


5.固體廢物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厭氧消化技術、固體廢物的固化/脫水技術、黑水虻生物處理技術、生態護岸技術

?
最新国产资源片在线观看